想当初,1989年,世界上第一款商业化的平板电脑GRiDPad横空出世,那时候的它,就像个科技界的小鲜肉。IBM、微软、三星这些大佬也纷纷加入战场,但直到苹果的iPad在2010年闪亮登场,平板电脑才真正火了起来。这货经过十数年的发展,已经从小鲜肉变成了大众情人,但也开始经历“三重转向”的中年危机。
首先,定位上,平板电脑本来是想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找个位置,做个双重互补品。可智能手机这家伙太猛了,把平板电脑的市场空间挤得像沙丁鱼罐头。于是,平板电脑只好从互补品变成了替代品,变成了“大号手机”或者“小型笔记本”。
设计上,平板电脑一直挺友好的,易于携带和操作,新用户一上来也能轻松上手。但智能手机这小子太能干,让平板电脑的用户友好性优势不再。市场这老手一逼,平板电脑的设计理念就从用户友好性转向了用户黏性。
功能上,平板电脑虽然在教育、会议、餐饮这些场合有点用,但大多数人主要还是拿它来娱乐。大屏幕确实爽,但智能手机这小妖精功能也不少,有时候操作起来比平板电脑还简单。市场对平板电脑办公的需求也在增加,这逼着平板电脑从娱乐性转向了实用性。
平板电脑市场的低迷,除了全球经济复苏乏力、换机周期拉长这些外在因素,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。硬件上,平板电脑虽然一直在优化,但没啥突破;软件上,这货还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。手机厂商们纷纷进军高端市场,智能手机发展得飞快,把平板电脑甩在了后面。平板电脑厂商只好深耕“生产力工具”这条路,让自己越来越像笔记本电脑。
虽然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越来越像,但办公属性上,平板电脑在运行效率、软件丰富度、硬件可扩展性等方面还是差了一截。学习属性上,平板电脑的触屏或手写笔输入,记笔记挺方便,阅读和绘图体验也比笔记本电脑好。所以,虽然平板电脑市场整体不景气,学习型平板电脑的销量却逆势上涨。
电子产品的主旋律是智能化,但平板电脑现在的智能体验还很有限,未来可能得面对智能穿戴设备的冲击。平板电脑的未来发展可能会出现分化,要么和笔记本电脑深度融合,成为新型专业化办公设备;要么挖掘学习属性,成为学习型设备;要么走行业深度定制路线,成为特定职业群体的个性化设备。
未来,平板电脑的发展形势将很严峻。对没准备的,可能是淘汰危机;对有准备的,可能是突围机遇。这就像生活,总是充满了惊喜和挑战,不是吗?